9月悄然逼近,A股的节奏又到了那个熟悉却让人心里发毛的节点。
有人说每年的秋天,资本市场就像刷新副本似的,总爱在这几天搞点大新闻,手一抖,热搜、段子、表情包齐飞,朋友圈天天变股评大会。
说来去年那场“924行情”其实还在眼前,7天、千点、疯牛——网上一度刷屏,“满仓干,不回头”成了当时的集体口号,别提多刺激。
但热闹归热闹,事后要是不复盘,绝对会掉进历史的“温柔陷阱”里——那一把火烧得太猛,除了股民血压飙升,好多人的认知也直接进化成“大起大落”模式。
可说实话,这场景,今年真还能smoothly(平滑)地“复读”一次?
这就得好好掰扯掰扯。
回忆拉回到去年9月,人还没彻底从夏天的闷热里走出来,市场已经开启“打鸡血”节奏。
刚开始谁都没想到会这么猛,央妈放信号、美联储突然降息,硬是像开挂一样,短短一周大盘猛涨千点,A股股民的表情:先是一脸懵、再后一脸笑,最后回头一看,“咋还掉下来了?”
对,就是这样。
人们这时候都会犯个小毛病,总把重大会议和政策刺激归为股市唯一发动机。
去年的行情是因为几个关键因素严重“凑在一块”:国内政策领域放话有力,市场情绪“高烧”,再加上外部美联储给力——两股风口同时刮,小散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牛市集体裹挟往上冲了。
夜深人静,复盘那波行情,真是历史的巧合加情绪堆叠。
而今年呢?又逢九月,诸葛亮式的分析师们又跑出来摆擂台,会议又来,美联储降息也确实发生了——熟悉的味道,又要拷贝一次“激情燃烧”?真没那么简单。
有些东西,外表模仿容易,本质可千差万别。
看数据,表面逻辑是一样的,核心技术含量其实早变了——A股经历去年一轮暴涨暴跌后,投资者心理防线、交易风格、主力套路,哪一个没变?
你说今年又来一场“疯牛”?哈哈,市场惯用的规律里,“低吸高抛”容易,真想“满仓冲锋”,等着吃面的人怕也不少。
搞投资的哪敢好了伤疤忘了疼,总归留个后手,不说100%戒慎恐惧,至少比去年谨慎多了。
说句真话,这次会议到底有没有戏,心里估摸着人人都在“猜谜”。
谁都想提前买,搭一波顺风车。
这心思,市场主力也不是傻子,散户想什么,他们比谁都清楚。
真要是下周一市场大幅高开,别急着庆祝。
基本盘大多是这样:一波高开,主力有时候顺势冲一冲,让散户热情扑过来,然后来个回马枪。
前车之鉴太多,稍微有点经历的,看到高开幅度太夸张,心里先打鼓。
这节奏,往往是抓人眼球的“套路开场”,懂行的人巴不得先捂紧口袋,看第一小时是否站稳要害点位——市场真要抬头,资金会不会愿意持续扎堆,这才是真信号。
说到北向资金,那一帮外资号称“聪明钱”。
说白了,不看嘴巴看脚投。
你看他们买,往往是给大盘提前定调。
这群人但凡大笔出手,市场极有可能就要来一波。
万一反过来,明明消息面利好,人家撤队跑路,那就得格外当心。
有经验的都知道:A股大部分时候玩的不是道理,而是资金搏杀。
和钱作战,跟小散“道理”没啥用。
其实,今年行情一个微妙点在于——散户群体变聪明了。
去年那种一腔孤勇、全员冲锋的局面越来越少,人们更讲究纪律、分仓、止损。
说白了,现在不少小散已经养成“只做确定性”的习惯,未必会被一两条利好消息撩拨得心潮澎湃。
这也导致现在市场的热点难以持久,拉一把很难如去年一样,掀起板块效应的大潮水。
其实吧,谁心里没点算盘?
很多分析师各种刷屏预测行情。
有人押宝会议+降息,心里早写好剧本,盼着再来一次酣畅淋漓的“暴力拉升”——去年那波的快感谁没体验过?
也有理智派一盆凉水泼下来:“什么牛市,都是短命的情绪波动。”
去年高位被套的还不少,真信了全年牛,最后变成“牛回头”,亏得眼泪汪汪。
今年要是同一出戏码,恐怕聪明资金真未必会全力参与,主力更是玩命调仓,搞一波“割韭菜”。
所以,关于疯牛能不能再来,“剧本”怎么看?
从资本市场的底层逻辑说,两大驱动力:宏观政策和外部刺激,去年齐头并进,今年虽然元素凑齐,但内在环境和投资者心态差出一大截。
说到底,行情能不能复制,不是靠新闻联播,也不靠总裁讲话,全靠市场的“气氛组”怎么安排。
主力的本事可不止拉一根阳线那么简单。
他们擅长利用消息面钓鱼,行情过后,踏空的继续等,追高的可能车都没坐稳,回头眼巴巴望着账户下跌。
再说,去年拉起来之后呢?不也来了一段大幅震荡。
大部分散户套牢的“教训”,啥时候市场不是用反人性来教人长记性?
这也解释了——为啥但凡政策会议临近,股市都自带一出“押宝情绪”。
可天下哪有简简单单的二次复制。
抄作业都得留点心眼,别轻易把希望寄托在“只要有会议就有拉升”上。
不然就像老股民嘴里的段子:“每逢大事必变盘,该涨的时候还得看主力脸色。”
资金的格局、经济数据、外围影响,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复杂,闭着眼“激情上车”,天真了点。
实话说,今年的市场一改往日“只看到利好”的单纯气质,既怕错过机会,又怕成为接盘侠。
观望和博弈的气息更重,你说这像不像谈恋爱——既恨铁不成钢,又放不下前任。
至于技术层面,3850点附近压力山大。
不说玄学,单说去年一批筹码高位被套的心情,如亚历山大附体。
上去容易吗?
真像去年一口气千点猛涨,没人不想。
但市场总喜欢杀个“回马枪”,浪漫的只属于小散,一到关键位立刻见真章。
这时候,资金动向更是核心。
外资要是真进场,那含金量可比多少“利好新闻”都管用。
但你要是刚准备冲,发现主力无声无息地往外撤,那基本可以收拾收拾准备防守了。
不少老股民自嘲:市场有风险,赚钱靠天命。
谁不是在无数次被套路、被割之后,养成了“先看信号、再动手”的谨慎性格。
毕竟现在的A股,最大挑战已不是利好落地多少,关键是有没有“钱跟着来”,有没有敢死队不怕死。
大家还记得去年那一波的壮观场面,高潮过去,最难受的永远是追了高、没来得及抛的人。
最怕啥?行情一涨,管不住手追进去,回头一看就是个大帽子扣头上。
想搞钱,不能光盯着会议、政策喊口号,你得学会盯资金流、察觉盘中稳不稳,反倒是冷静者常常活得最久。
这一年过去了,市场起起伏伏,每一次所谓的“历史重演”,背后都是一场心理大考。
这波行情究竟能不能再现去年的“复制”,说到底,还是那句老话——留点清醒很必要。
咱就当这是市场给所有人的一番考验。
涨也罢,跌也好,别整天幻想一夜暴富,脚踏实地才是真的“逆风翻盘”。
要说“疯牛”能不能再来?
你信就有戏,不信也自有活法。
今年你还会追高吗,还是静静看戏,等市场真正表态了再说?
你怎么看,欢迎评论区拍砖,火热留声——下周一行情会燃,还是另一个套路,咱们一起见分晓!
【温馨提醒: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量力而行;本文仅供交流,不作投资建议。】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
正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